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全固态激光雷达为什么迟迟未来?其技术难点是什么?

智驾最前沿 ? 来源:智驾最前沿 ? 作者:智驾最前沿 ? 2025-07-11 09: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激光雷达(LiDAR)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的“第三只眼”,能够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光,实时构建周围物体的三维点云,从而为车辆决策提供精准的距离和形状信息。与摄像头相比,激光雷达不受光线的影响,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

上图示例为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三维点云。最早应用于无人车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借助电机驱动旋转镜体,实现360度水平扫描,因此视场角大、探测距离远、点云密度高。这种方案技术成熟度最高,Velodyne的早期64线雷达就可探测数百米范围并输出高密度点云。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昂(往往万元以上),且由于机械旋转部件的寿命有限,可靠性不足。因此,机械雷达主要用于研发测试或路侧监测等对成本敏感度低的场景。

随着技术发展,半固态(混合式)激光雷达逐渐成为主流量产方案,现在很多以智驾为宣传点的车辆上使用的就是半固态式激光雷达。半固态设计通常仅保留一个或若干微型运动部件(如转镜或MEMS微振镜)来控制激光扫描方向,而发射和接收模块本身多为固定结构。这种设计将机械运动限制在微小范围内,大大降低了体积和成本,并使车规级量产成为可能。一种常见的半固态方案是通过一个旋转的多面体棱镜一维扫描,再配合一个垂直振镜进行二维扫描,从而用少量激光器实现高线束覆盖和高分辨率点云。典型产品如禾赛AT128雷达内部集成128个激光通道,可在垂直方向同时发射128束激光,提供接近相机级别的点云分辨率,并实现约200米的探测距离和每秒153万点的点云输出。

全固态激光雷达则彻底取消了所有机械运动部件,依靠电子手段进行激光束扫描。主要技术路线有光学相控阵(OPA)和Flash(泛光面阵)两种。OPA利用芯片上由多个发射单元组成的相控阵,通过调节单元相位差来改变发射光束角度,从而快速、可控地扫描空间。Flash方式则类似于“闪光灯”照相,一次发射一大片激光覆盖探测区域,再用高灵敏接收器直接构建三维图像。全固态方案在结构上最为简单,集成度最高,理论上可以实现最小体积、最低成本、最高可靠性。纯固态设计可以把发射器、光学调制器和探测器芯片做成单片,从而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并简化组装过程;去掉转动部件后使用寿命可延长到数万小时,有利于车辆级大规模应用。在理论上,全固态激光雷达具有取代机械式和半固态的巨大潜力,预计若量产良率达标,单价可以被控制在几百美元甚至更低。

从技术原理上看,全固态激光雷达的优势非常明显,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地大面积普及?其实全固态激光雷达存在很多难点需要解决。全固态激光雷达的光束控制与扫描范围受限,由于没有机械旋转,全固态雷达的扫描范围往往需要多个收发单元并联才能覆盖大视场,否则单个单元的扫描角度有限。旁瓣和斑点效应也是OPA雷达的挑战,光学相控阵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光栅旁瓣、干涉斑点等现象,使得光能在非主瓣方向扩散,从而降低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还有就是制造难度高,OPA要求阵列单元尺寸小于半个波长(一般波长约1?m,对单元尺寸要求约500nm),阵列密度越高,光能越集中,对制造精度和工艺稳定性要求极高。能量和探测距离受限,全固态设计中每个光束的能量密度较低,导致有效探测距离偏短。许多Flash雷达早期受限于激光功率密度,探测距离只有几十米。即便通过多结VCSEL等技术提升功率密度,要达到数百米探测距离,也需要在发射功率、探测灵敏度和大规模像素阵列读出电路等方面进行协同突破。还有就是信噪比问题,全固态设计的接收面通常比机械雷达大得多,容易接收更多环境光噪声,信噪比较低。再加上高速行驶场景下的多普勒效应、热效应等外部影响,全固态雷达在分辨长距离小目标时信号容易淹没在噪声中,需要采用高度优化的探测芯片和算法来提升可靠性。简而言之,目前市面上的全固态产品还难以同时兼顾大视场、高探测距离和高分辨率,这也是它们短期内难以取代前向主雷达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半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在当下的自动驾驶市场大规模落地。半固态雷达的集成度较高、成本显著降低且已实现量产,目前单价一般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当前众多量产车型均采用MEMS或者转镜式雷达作为前向主雷达或侧面补盲雷达。华为与极狐合作的阿尔法SHI版搭载了96线MEMS雷达,蔚来ES6/ES8、小鹏G9等车型则采用了速腾聚创和镭神等厂商的雷达产品。这些半固态雷达性能已能满足L2+甚至部分L3场景需求,典型水平视场角可达100°以上,垂直视场也在20°–30°,探测距离多在150–200米范围。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优化,半固态雷达的成本仍在持续下降。有数据统计,随着MEMS制造工艺的成熟和出货量提升,半固态雷达未来售价有望进一步接近500–800美元。目前,它们与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协同构成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中较为经济高效的感知方案。

全固态激光雷达具备小体积、高可靠、低成本的理论优势,但由于光学和电子技术的多重挑战,目前还未能大规模量产。半固态雷达因折中式设计已成为当下自动驾驶的主流选择,且性能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未来的激光雷达发展将继续朝着“高性能、低成本、小体积、高可靠性”方向迈进,全固态技术的突破有望最终引领这一趋势,但在此之前半固态解决方案仍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芯片工艺和算法的迭代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固态激光雷达的门槛会逐步被攻破,其应用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1

    文章

    4241

    浏览量

    19305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全球销量破百万,市占率26%居首

    应用最广泛、量产车型最多的车载激光雷达平台。今年,RoboSense速腾聚创全球首个可量产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平台产品开启量产交付,成为业内唯一攻破二维可寻址VCSEL技术、有效抑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9:25 ?735次阅读
    速腾聚创<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全球销量破百万,市占率26%居首

    机械、半固态全固态激光雷达有何区别?谁更适合自动驾驶?

    形式的不同,激光雷达可以大致分为机械式(Mechanical)、半固态(Semi-solid-state)和全固态(Solid-state)三种类型。 机械式激光雷达依靠电机驱动转盘或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04 ?328次阅读
    机械、半<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全固态</b><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有何区别?谁更适合自动驾驶?

    RoboSense与Mammotion库犸达成战略合作,120万台固态激光雷达刷新割草机器人

    5月16日,RoboSense速腾聚创与Mammotion库犸科技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车规级全固态技术的高端割草机器人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首批订单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 △?从左至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8:54 ?592次阅读
    RoboSense与Mammotion库犸达成战略合作,120万台<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刷新割草机器人

    LD Gen2 Lite激光雷达:赋予机器人 “感知力” 的关键

    在机器人的感知世界里,激光雷达宛如一双敏锐的“慧眼”,赋予机器人“看”清周围环境、自主决策的能力。亮道智能最新推出的纯固态Flash短距激光雷达LD Gen2 Lite,凭借独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0:42 ?259次阅读

    激光雷达技术:自动驾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科技不断地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传感器技术中,激光雷达(LiDAR)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激光雷达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0:16 ?986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技术</b>:自动驾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DeepSeek:2025年激光雷达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

    近日DeepSeek的火爆,我想知道它对激光雷达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的看法。以下内容来源于DeepSeek-R1,仅供参考。2025年激光雷达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深度分析与预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0:40 ?1848次阅读
    DeepSeek:2025年<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技术</b>与行业应用趋势

    激光雷达领域的新秀利器—SPAD23

    分析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关键应用以及在激光雷达系统中核心器件的技术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4:35 ?719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领域的新秀利器—SPAD23

    激光雷达进化史:从机械式到全固态

    激光雷达是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IMU(惯性测量装置)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相比普通雷达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隐蔽性好、抗干扰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07:33 ?1373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进化史:从机械式到<b class='flag-5'>全固态</b>

    一则消息引爆激光雷达行业!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达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一则消息引爆激光雷达行业?上周业界流传的一份会议纪要称,有自动驾驶专家透露,特斯拉已经设计了自己的激光雷达,并正在与大陆集团合作,将自己开发的激光雷达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0:09 ?2260次阅读

    科普:一文了解固态和半固态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LiDAR,Laser Detecting and Ranging)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返回时间来计算目标距离,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8:06 ?2670次阅读

    激光雷达的维护与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距离测量和目标识别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1:04 ?3931次阅读

    激光雷达技术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进步

    一、激光雷达技术概述 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的遥感技术,通过发射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57 ?1105次阅读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来测量距离和速度的遥感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44 ?2237次阅读

    物联网系统中的自动驾驶的“眼睛”_纯固态激光雷达

    物联网系统中为什么要使用纯固态激光雷达 物联网系统中使用纯固态激光雷达的原因主要基于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这些优势使得纯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43 ?1841次阅读
    物联网系统中的自动驾驶的“眼睛”_纯<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

    光学雷达激光雷达的区别是什么

    光学雷达激光雷达是两种不同的遥感技术,它们在原理、应用、优缺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对光学雷达激光雷达的比较: 定义和原理 光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7:20 ?3362次阅读